作文有道(全2册)

978-7-115-52852-0
作者: 李海华
译者:
编辑: 折青霞

图书目录:

详情

李海华老师精心讲授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环境、心理、场面精彩描写7 大方面20 招;题目、开头、结尾、立意、顺序、特色谋篇布局6大方面20 招。 每个小节通过小铅笔头、小橡皮头和李老师的交流引出孩子常见的写作难题,通过阅读经典作品片段揭示写作方法,并总结为一个个方便记忆的口诀,手把手教孩子学会写作方法,助力孩子作文提分。 本书适合三到六年级作文基础薄弱、写出干巴巴作文的小学生阅读,也可供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从事写作教学的相关人员参考。

图书摘要

作文有道.01,精彩描写20招

李海华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作文有道.01,精彩描写20招 / 李海华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5

ISBN 978-7-115-52852-0

Ⅰ.①作… Ⅱ.①李… Ⅲ.①作文课—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Ⅳ.①G624.24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79684号

◆ 著 李海华

责任编辑 折青霞

责任印制 周昇亮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北京鑫丰华彩印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700×1000 1/16

印张:17.25  2020年5月第1版

字数:165千字  2020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78.00元(全2册)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29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

内容提要

李海华老师精心讲授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环境、心理、场面精彩描写7大方面20招;题目、开头、结尾、立意、顺序、特色谋篇布局6大方面20招。

每个小节通过小铅笔头、小橡皮头和李老师的交流引出孩子常见的写作难题,通过阅读经典作品片段揭示写作方法,并总结为一个个方便记忆的口诀,手把手教孩子学会写作方法,助力孩子作文提分。

本书适合三到六年级作文基础薄弱、写出干巴巴作文的小学生阅读,也可供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从事写作教学的相关人员参考。

推荐序

李海华老师送来了《作文有道》上下册的样书,邀我为这套书写序。随手翻阅一遍,发现这套书编写得很有特色。

李海华老师根据小学生常用的写作方法,将这套书分为描写方法20招和谋篇布局20招,指导学生一招一招掌握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常用的描写方法,以及文章如何命题、如何写好开头结尾、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等谋篇布局的方法。这些招式贴近学生的作文实际,非常实用。

书中设计了小铅笔头、小橡皮头与李老师三个具体人物,将小学生写作文时遭遇的一个个痛点,通过李老师和两位小朋友对话交流的方式,发现并总结出相应的化解作文问题的招式,并把这些招式总结提炼为一个个口诀,方便学生记忆。

例如学习语言描写这一章里写“说字隐身”这个招式,从小学生作文中的通病“爸爸说”“妈妈说”引入,通过小铅笔头带小橡皮头到悦读屋去读美文,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小铅笔头与小橡皮头找到了“说”字隐身的法宝——“用别的字代替说”“用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来代替说”等。这样的表述方式生动活泼,小朋友读起来会感觉很亲切,容易接受。

在与李海华老师沟通交流中,我得知她写这套书缘起于到新居民子女学校支教,目睹很多收入低的家长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心生爱怜,所以想到写这套书作为学习礼物奉献给这些贫困孩子。

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更有趣味,更加有效,她又和她的工作室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精心研发了《作文有道之精彩描写》与《作文有道之谋篇布局》40集微课。令人感动的是,李老师和智趣小学语文名师团队拒绝了某些机构给出的微课视频的版权费,免费放在网络上,方便更多的孩子学习。

愿李海华老师能实现她温暖的梦想——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 吴忠豪

前言

《作文有道》一书针对小学语文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写作知识点——“写人记事”研发出系列小妙招。上册为精彩细节20招,下册为谋篇布局20招。两册书均以“小铅笔头”与“小橡皮头”跟“李老师”学写作的故事展开,生动有趣,循序渐进,逐步引领学生走上悦读乐写之路。

写给小朋友的话

许多小朋友问我:“写好作文到底有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其实答案是肯定的。

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平时多读多写多积累。如果能有一些简单实用的作文小妙招来帮助你,你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升得更快。这些作文法宝就藏在《作文有道》这套书里。只要你跟着故事中的小铅笔头和小橡皮头一起到李老师的“悦读屋”去探索,就能找到这些法宝。加油哦!

写给家长的话

许多家长常会这样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读的书很多,生活也够丰富,可作文却写不好呢?”孩子读了很多书却写不好文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读书只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上,而没有养成品读语言的阅读习惯。

本书以小铅笔头和小橡皮头遇到作文难题,向李老师请教,并到“悦读屋”去寻找作文法宝,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展开,孩子们很容易入情入境跟着他们去寻找写好作文的秘籍。

这套书读下来,孩子们不仅能学到写作文的小妙招,还能养成阅读时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

写给老师的话

亲爱的同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您一定要求孩子们写人物要抓语言,抓动作,写具体。但是语言怎么写具体,动作怎么写具体,您给过孩子们具体的招数吗?

您一定也要求过孩子写作文最好要取个好标题,还要注意谋篇布局。同样,您给过孩子们具体的招数吗?

如果没有,也属正常,因为教材上也没有。如果您没有时间去整理,那么让《作文有道》这套书来帮助您。

我们针对小学生习作的重难点整理出写人记事文章的细节描写20招与谋篇布局20招。上课时,您只要使用本书,并在各个板块穿插相应的学习活动就能轻松达成习作教学的目标。

特别致谢

在本书编写及制作配套微课的过程中,智趣小语李海华名师工作室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材料搜集,微课编辑制作,以及课堂实践。

特别致谢翁万林、叶小白、吴文文、李晓慧、朱南环、胡小瑞、陈忠浩、戴菲菲、张玲洁、徐丹、郑惠蜜、薛慧幸、方李佳、陈云蓉、蔡建平、陆丽君、方丽娜、陈钰洁、李素蓉、杨圆圆、王敏燕、黄冷双、钱丽娜等老师。

我们一起努力,只为让更多的孩子走上悦读乐写之路!

外貌描写

招式一:外貌写真法,拒绝克隆式

李老师:同学们,昨天我读了你们写的《我的同学》一文,发现咱们班很多同学都长成一个模样。

小铅笔头:啊?不会吧?

小橡皮头:啊?不可能呀,我没发现有谁跟谁长得特别像呀。

李老师:不信,你们读读下面的文字——

一张圆嘟嘟的脸上,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还有一张樱桃一样的嘴巴。

——某同学笔下的萱萱

我们班有一个叫王芳的同学,她长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似的小嘴。

——某同学笔下的王芳

不大爱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着一个樱桃小嘴……

——某同学笔下的小可

小铅笔头:哈哈,我们班的女同学怎么个个都成了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的美女啦!啊,这写得也太不像样了吧。大嘴巴的萱萱变成了樱桃小嘴!塌鼻梁的王芳什么时候变成了高鼻梁?明明是眯眯眼的小可,却被写成了大眼睛!

小橡皮头:我这不是为了用上“水汪汪的葡萄似的大眼睛”,把句子写美吗?

李老师:这是大家在外貌描写时的一个通病——

写眼睛不是“炯炯有神”,就是“水汪汪”,不然就是“黑葡萄似的”,而且还都是“大眼睛”。这样的人物缺乏个性,好像都是克隆出来的。

小铅笔头:我明白了,这些同学在写人物外貌的时候,没有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而只是觉得这个句子在写人的时候很美,就不分对象,迫不及待地把好词好句给用上了。

小橡皮头:那我们该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李老师:外貌描写首先要真实,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小橡皮头:那什么是特征呢?

小铅笔头:特征就是自己独有、不同于别人的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悦读屋去寻找外貌描写的法宝吧。读了下面这段文字,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小橡皮头:我猜到了,是猪八戒。

李老师:看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技高一筹,他抓住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使猪八戒成了耳熟能详的人物。

小铅笔头:这个人物,又是谁呢?

燕颔虎须,

豹头环眼,

声若巨雷,

势如烈马,

手提丈八点蛇矛,

好不威风。

小橡皮头:这个我知道,他就是《三国演义》中勇猛豪放的张飞。

李老师:是的,短短几句话就让一个长相奇特、气势勇猛的张飞跃然纸上。请再读读这段话,你能知道小作者妈妈的什么信息?

“她,三十开外,白皙的脸庞,一头短发,时尚又干练。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像装满了‘治’人的办法,专门用来对付那些不乖的学生。她的嗓音很有磁性却略沙哑,这是她从教十余年落下的职业病。她就是我那爱学生胜过爱我的妈妈。”

小橡皮头:她的妈妈是老师。

小铅笔头:她的妈妈工作很认真。

李老师:看来,这位小作者对妈妈的外貌描写也很成功。瞧,你们俩从人物的外貌描写中知道了这么多关于人物的信息。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几句话就能刻画人物的形象。

小橡皮头:现在我知道了,外貌描写不是好词好句的堆积,而是要展现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

建议:

同学们切记,在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真实,不能为了用上好词好句而不顾真实现状,要写出“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只有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看到的人物能够区别于他人的外貌的特点,才能让人物形象真实、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招式二:画龙点睛法,拒绝一把抓

小橡皮头:嗨,小铅笔头,昨天我们跟着李老师学了外貌写真法,我回去还写了一个人的外貌呢?你能猜猜他是谁吗?

小铅笔头:好呀,你写了谁?

小橡皮头:给你瞧瞧,我的大作——《聪明的他》。

他矮矮的个子,瘦瘦的身材。弯弯的眉毛像月牙似的挂在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长着一个小鼻子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最主要的是他有一个富有创意的脑瓜,说起他,就四字儿——聪明机智。

小铅笔头:这不是我们班的林城吗?小橡皮头你能把他写得让我一猜就猜准他是谁,说明你写得很不错呀!给你点个赞!可是,当我把整篇文章读完时,我又觉得你这样面面俱到地写外貌,好像没有必要呢。

小橡皮头:真的吗?我不信,让我们一起去问问李老师吧——

李老师:嗯,小铅笔头讲得很有道理。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采用画龙点睛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小铅笔头:我明白了——

作文不能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小橡皮头这次作文的内容是写同学的聪明,外貌描写不用面面俱到,要描写就要为表现同学“聪明”的特点服务。

小橡皮头:那怎样写才能为表现聪明的特点服务呢?

小铅笔头:让我们一起到李老师的悦读屋去寻找法宝吧!

我的妹妹今年六岁了,胖乎乎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珠子一转,一个“鬼主意”就诞生了。凡见过她的人都说她淘气,和《淘气包马小跳》中的马小跳有得拼了。

小橡皮头:我明白了,这段外貌描写,重点了写了妹妹的眼睛。

小铅笔头:一读文章的开头,我们就能猜出这篇文章是写妹妹淘气的。眼睛最够表现这一点,所以作者着重描写了妹妹的大眼睛,眼珠子一转,一个鬼主意就诞生了。

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她白皙的脸上,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从这张嘴里出来的全是有趣的写作妙招。同学们欢喜地称她为“写作大师”。

小橡皮头:这段外貌描写,重点写了老师那讲授写作知识的嘴。

李老师:成功的外貌描写是深刻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它的作用不仅在于真实地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还能以形传神,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铅笔头:我明白了——

成功的外貌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

比如,写一个人聪明就重点写眼睛,写一个人能说会道就重点写嘴巴,写一个人勤劳能干就重点写双手,写操劳过度就重点写累得直不起来的腰。

小橡皮头:我也终于明白了——

外貌描写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抓住一处进行重点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应该拒绝“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从头到脚,笔墨虽多,却有形无神。所以,我们要根据人物的性格品质,选择人物外貌最有特点的一处进行细致描写,舍弃与表现人物精神和性格无关的东西。

招式三:专一式特写,拒绝多特点

小橡皮头:嗨,小铅笔头,昨天我们跟着李老师学了一招——人物外貌描写要拒绝“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抓住最有特点的一处来写。采访你一下,你觉得我们的体育老师有什么特点?

小铅笔头:第一眼看到他,高大壮实,给人一种十分凶悍的感觉。但相处下来,他又十分合群。你觉得呢?

小橡皮头:是啊。我还觉得他很帅气,但秀气的脸上几乎找不到他那小小的眼睛。

小铅笔头:对极了!小眼睛、小平头,凑成一个幽默的他。上课时,他说的话总会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但有时候又十分深奥。

小橡皮头:我们的体育老师凶悍、合群、帅气、平头、小眼睛、幽默、深奥……唉,特点可真多呀。这么多特点,我更无从下笔啊!

小铅笔头:我想,你能不能抓住他外貌的一个特点进行专一描写?这样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呢!

小橡皮头: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怎样才能写好一个特点呢?

小铅笔头:不着急,让我们一起去问问李老师吧!

李老师:小铅笔头讲得很有道理。

著名作家老舍说得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一个人的外貌有多个特点,但是多个特点都写会让人“眼花缭乱”。如果我们抓住人物外貌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更容易让人过目难忘。

小橡皮头:那如何抓住外貌的一个特点,进行细致描写呢?

小铅笔头:让我们一起到李老师的悦读屋去寻找法宝吧!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小铅笔头:我明白了——

鲁迅先生抓住了杨二嫂尖酸刻薄的特点,重点描写她“形似圆规”的模样,这种小市民形象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李老师:是的,很多名家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也是这样写的,让我们一起到悦读屋去读一读阿累笔下的《一面》。

·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小铅笔头:我读明白了,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概括写外貌,但鲁迅先生“”的主要特征已很突出。

小橡皮头:第二次是在近处,作者抓住头发与胡须,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和精神状态:,但精神很好。

小铅笔头:第三次是直接面对,是特写“”。作者面对面地望着鲁迅先生,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观察不到的细微的特点再补写出来了。

李老师:《一面》写于鲁迅先生逝世的当月,是为悼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文章通过描写在书店里偶然与鲁迅相遇的“一面”之见的“小事”,以小见大,反映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鲁迅先生关心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崇敬鲁迅先生。

文章是怎样成功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呢?这主要得力于文章中三次集中的外貌描写。

小橡皮头:我明白了——

《一面》中对鲁迅先生主要有三次外貌描写,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的一个共同特点——瘦

小铅笔头:我还发现了——

三次外貌描写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使鲁迅先生的形象随着作者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起来、清晰起来。

李老师:作者运用饱含着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的语言,三次成功地运用外貌描写刻画鲁迅先生,抓住鲁迅先生的“瘦”,反衬鲁迅先生的精神之“旺”,突出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人类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像这样只抓住人物外貌的一个特点进行细节描写,就是外貌专一式特写

小橡皮头:哦,原来如此!那我最喜欢体育老师的幽默,是不是就可以摒弃其他外貌特点,就抓住他那爱笑的小眼睛和平时的说话风格等能突出其幽默特点的进行专一式特写吗?

小铅笔头:嗯,当然可以!

外貌描写要求必须围绕文章的主题去描绘人物形象,抓住特征,突出个性,富于情感。尤其集中描写外貌的一个特点,一下子就能突出人物的神韵。这种外貌“专一式特写”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关图书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三年级下)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三年级下)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三年级上)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三年级上)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六年级下)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六年级下)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六年级上)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六年级上)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四年级下)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四年级下)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五年级上)
同步作文一本通:跟着特级教师学写作(五年级上)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